“電地暖隻適合小麵積采暖”是很多暖通同行的共識,這個(ge) 觀點是否始終正確呢?下麵從(cong) 使用效果、使用壽命、使用成本三個(ge) 角度說一說(僅(jin) 針對我所在的南方分戶式采暖市場,北方集中供暖或燒煤是最便宜的,集中供暖是大家分攤費用、再者單位熱值煤價(jia) 比氣價(jia) 和電價(jia) 都便宜很多)
1、使用效果
地暖是目前最舒適的供暖形式,鋪裝麵積每年都增長的態勢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。一些人說電地暖沒有水地暖舒適,一是覺得電地暖幹燥,二是覺得水的比熱容大,蓄熱能力強,室內(nei) 溫度變化不大。這兩(liang) 點疑問都可以由地暖的原理來解釋:兩(liang) 者產(chan) 生的熱量都是先被水泥層吸收再被釋放到室內(nei) ,首先水管裏的熱水不會(hui) 揮發到室內(nei) 增加濕度,如果說電地暖幹燥,同理水地暖也幹燥。
電地暖室內(nei) 溫度的實際變化又是怎樣的呢?比如我們(men) 將電地暖控製麵板設定為(wei) 19℃。當室內(nei) 溫度上升到設定溫度19℃時電纜會(hui) 停止工作,這時由於(yu) 水泥層的蓄熱能力,室溫從(cong) 19℃下降到18℃時可能會(hui) 用到3個(ge) 小時,降到16℃可能要7-9個(ge) 小時,說明電地暖也不會(hui) 讓室溫驟然下降。這種降溫情況每家不一,需要你有心在家觀察到具體(ti) 的變化,就可以利用地暖的蓄熱功能,充分利用穀電。不僅(jin) 省錢還能在最需要的時候讓地板和室溫都是最合適的(起床+做早餐的時候地板或瓷磚溫熱、室溫高,克服起床困難;下班到家地板或瓷磚溫熱、室溫高,解放外套)
這樣操控有點麻煩但會(hui) 者不難,因為(wei) 12月,1月份、2月份室外氣溫是不同的,需要你根據這種情況來設定溫控器,控製電纜的峰穀電工作時間,不然就可能會(hui) 在12月份的夜裏熱醒,在最冷的1個(ge) 月,早上起來或到家溫度不夠暖。簡單實用又節能的辦法是在家設定19℃,出門就調至16℃,周末在家覺得熱的有點悶就調低一下溫度讓電纜停止工作。這種方法同樣很舒適且不需額外多學習(xi) ,唯一的缺點就是地板和室溫不是在你起床和回到家的時候是最高的(沒有峰穀電政策的地區也這樣用)
2.使用壽命
發熱電纜隨著建築物地麵一起安裝,通常都被埋設在地麵水泥層中,所以其地麵以下的部分幾乎和建築物一樣具有一次性,它的壽命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。一套質量過硬的發熱電纜是可以做到與(yu) 建築物同壽命的,這在北歐發熱電纜應用曆史悠久的國家是被事實證明了的。(1951年安裝的挪威耐克森發熱電纜還在正常使用,也唯有它家)最可靠的發熱體(ti) 是合金金屬絲(si) ,其發熱可靠穩定,不會(hui) 隨著時間的加長而出現衰減。從(cong) 發熱的穩定性來說,非金屬的碳纖維、各種膜和自限溫發熱電纜用於(yu) 地麵輻射供暖中是不適宜的。
如果隻是過渡就選便宜點的發熱電纜,也不要用各種膜和碳纖維;如果是長期居住不置換還是選擇高品質的發熱電纜
3.使用成本
在南方剛剛推廣地暖時,商家對地暖各種誇,說到費用不僅(jin) 比空調舒服還比開空調省。如果是同樣24h開啟的工況下,空調費用肯定比地暖貴些,而實際情況是很少有人整個(ge) 冬季將所有房間空調24h打開製熱,所以這句話就不合理了,就像你了解到的采暖能耗,每個(ge) 人給你的答案都不同。這不是他有意說多或是說少,而是每家使用情況不同。
地暖是能耗大戶,不論是用壁掛爐還是用電,但裝了地暖的人很難再離開地暖了,因為(wei) 它是真的舒服。
網上一直流傳(chuan) 的聲音是電地暖用不起,為(wei) 了反駁這些,我去年跟蹤的5位業(ye) 主,4位使用後都是非常滿意的,有一位我感覺到
@藍冠曲奇
大概是一般滿意^_^。幾家電費賬單也貼在專(zhuan) 欄某些文章和回答裏。
說了這麽(me) 多,好像還沒有講到電地暖是否也適合大戶型。那麽(me) 電地暖在大戶型中的使用成本是怎樣的呢?現代家庭如果不是非常多人住在一起,這種情況電地暖一個(ge) 房間一個(ge) 麵板的優(you) 勢就非常大,樓下開好客餐廳,樓上2-3個(ge) 房間用穀電蓄熱,白天再峰電工作3-4個(ge) 小時,或者直接恒溫18℃,費用還是節省的。如果燃氣價(jia) 格不高,住的人又很多,遇到的又是好的暖通公司,全屋水地暖也是非常不錯的,最後還有水電結合這種折中的辦法。
有人可能問既然電地暖這麽(me) 好,為(wei) 什麽(me) 市場主流還是鍋爐水地暖?我在別的問題下回答過
電地暖可以僅(jin) 安裝某一間,也可以全屋都安裝,這樣的靈活性也許將來會(hui) 普惠更多的人吧
實際運用中能夠影響到地暖最終使用費用的因素較多,發熱體(ti) 熱轉換效率非常重要卻並不是唯一因素,所以一直沒有提過發熱體(ti) 將電能轉換化為(wei) 熱量的效率,有人說效率隻有70%,這沒有錯,但也絕不能涵蓋所有品牌發熱體(ti) 。電熱膜的發熱效率在60%-80%,最好的發熱膜也難超過80%,而耐克森發熱電纜是超過97%。地暖製造的熱量都用在了哪裏呢?見下圖
再網絡摘抄一份總結:
·江浙滬等非傳(chuan) 統采暖區域的采暖季通常不足3個(ge) 月,甚至有些年份隻有1個(ge) 月不到的情況,在這樣的情況下,後期費用偏高的水地暖係統,在南方市場是沒有優(you) 勢的。
·江浙滬等地采暖季短,很多客戶局部麵積、局部時間開啟地暖,在局部開啟的情況下,通過二者控製方麵的差異、半價(jia) 電政策,電地暖的優(you) 勢明顯。
·隨著房屋保溫措施的完善,新房子的采暖費用會(hui) 越來越低;加上目前人力成本的提升,這樣的情況下,水地暖需要售後維護、設備更新等後期費用占的比重會(hui) 越來越大,後期費用會(hui) 更貴。
根據市場情況的不同,在采暖期長的傳(chuan) 統集中采暖區域,采用水地暖;在采暖期短的非傳(chuan) 統采暖區域,采用電地暖,在高能耗消費需要付出高成本的階梯燃氣、階梯電費的情況下,合理選擇采暖方式是優(you) 秀的商家、理性的消費者所需要麵對的課題
每次看到這幾張按照自己想法鋪設的完工圖都很滿意,希望市場上有更多的安裝商可以做到
小孩房
衛生間
主臥
客廳